欢迎光临甘肃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只有山河四省有早读?这话题从哪里出来的,明明很多省份都有早读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上有一个词条是“只有山河四省有早读”,看到的第一瞬间,我真的信了,我真以为可能只有我们有早读的经历。

从上一年级开始,每天早上到学校,掏出课本,就开始叽里哇啦读课文,实话说挺享受的。

课本的课文里是这样形容的“朗朗读书声”,当时觉得很美好。

到现在也觉得早读的经历挺好的,回想起来都是美好。

不知道为啥网上会出现一些“嘲讽”,甚至是尬黑。有人对着早读的画面反问“这是真实存在的吗”。

难道真的只有山河四省有早读?其他省份没有早读吗?那课本里介绍的早读是怎么回事?



“早读”是普遍存在的

为着这个问题,还特意问了好几个其他省份的朋友,比如说安徽,比如说江苏,比如说江西等等省份,得到的答案都是“当然有早读了”。

事实并不是只有山河四省有早读,很多省份都有早读。

只是有一些个别无聊的人,在网上发起这样的话题,试图博眼球罢了。

早读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不必被一些个别的声音影响。



早晨精力充沛、记忆力好,学习效率高,适合读书,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学习效率会提升很多。

大学时期当然是没有早读了,不过如果有考研经历,一定对这个情景不陌生:宽敞的大厅里站着很多学生,对着窗户或者是对着墙,在小声读书。

而这个时间段通常也是早上,其他时间段也会有读书的人,不过人数没有那么多。

这就是在诵读政治相关或者是英语相关的内容,选择在早上,也是因为早上的记忆力好,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早读”并不是专属于某些省份,“早读”是普遍存在的。



网上动不动就尬黑高考大神

网上动不动就尬黑高考大神,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

高考大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再加一个安徽,考生数量较多,高考压力大,人才辈出,这也是事实。

可能考不过,就得黑一把,这是很多人的普遍心态吧。

不管是尬黑哪个省份,那些在这方面有优越感的,在别人看来,大概也就是哂笑而已。

我们生活在南京,在南京我就看遇到过很多“黑隔壁省份”的情景,而那些有优越感的人其实并不优秀。



相反我认识的很多安徽朋友,在各行各业都非常优秀,从学历到工作能力,优秀的人一抓一大把。

其实真正优秀的人,不会有“地域歧视”,他们没这个闲时间去通过地域来找优越感,因为自身够优秀。

包括网上一直尬黑的衡水中学,实际上了,从衡中走出来的很多学子还是以学校为荣,只是这些优秀的人,几乎很少关注网上的那些肤浅的言论而已。

并不是说肯定这样的教育模式,只是说在当下这样一个背景下,这样的教育模式,直接对准结果,更有效率。

我们不应该自以为地站在高处去理所当然地嘲讽别人,自我优越感,得不到任何有价值且长久的东西。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过去了吗

过去的这几十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数都数不清,其实我们都是通过高考走出来的,我自己、我身边的很多家人朋友,几乎都是如此。

很好理解,我出生在廊坊下边的一个村子里,我们那边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错,综合来看,对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因为即便孩子不考大学,留在家里反而更容易拥有不错的生活,无非就是工作种类不同,但是重在安稳(当地很多人个体户,几个人就成一个厂子,都能赚钱)。

我们走进学校,一路走出来,身边很多来自各个村子的同学,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再到扎根到各个大城市,如今都有不错的生活。

这都是通过高考改变的生活现状。



到我们这一代,感慨会下降,我们的父辈,那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例子更容易让人感慨。

原因就在于,即使我们没有参加高考,没有进入到大城市,我们也能有不错的生活,反而是一些读过大学的人,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漂泊无依、居无定所,甚至至今没有组建家庭(父母尤其重视的点)。

准确来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的确已经过去了,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人人都能读得起书,只要父母给力,孩子都能大学毕业。

本科生一抓一把,研究生一抓一把,就连博士都很常见。

当学历人人都有的时候(或者是说大多数人都有的时候),那学历就不值钱了。

所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过了。

但是读书依然有意义,读书改变的是个人的思维方式、格局、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只是别再信奉“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这套理论了,一切从现实出发,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有利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甘肃之窗 gs.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