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码脑 | 为什么事实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

来源:源码资本

经济学家 J.K. 加尔布雷斯 (J.K. Galbraith) 曾写道:“当人们想是否要改变主意时,几乎每个人都会优先选择不改。”

列夫·托尔斯泰则说得更直白:“如果一个人关于一件事情的想法还没有形成,那么即使是最迟钝的人也有可能理解最复杂的难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已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那么即使他是最明智的人,也很难再改变他的想法。”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事实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有人会坚持相信一个错误的想法?那么,什么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01

坚持错误信念背后的逻辑

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对世界有相当准确的看法。 如果你对现实的理解模型与现实世界有很大不同,那么你就很难采取有效的行动。

然而,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是人类大脑唯一关心的事情——人类对归属感的需求也极为强烈。

人类是群居动物。 我们希望融入他人,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赢得同事的尊重和认可。 这种倾向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我们进化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部落”中。 与“部落”分离——或者更糟糕的是,被驱逐——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了解情况的真相很重要,但留在“部落”中也很重要。 虽然这两种愿望常常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们偶尔也会发生冲突。

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情况下,社交联系往往比了解真相更有帮助。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文·平克说:“人们会因为自己的信仰受到欢迎或谴责,因此想法(mind)的一项功能可能是持续为信仰者带来最多数量的盟友、保护者或门徒,而不是‘最有可能为真’的信念。”

我们并不总是因为一件事情是正确的而接受它。 有时我们相信一些事情,是因为相信它们让我们在关心的人面前显得很好。

我认为凯文·西姆勒(Kevin Simler)写得很好:“如果一个人预期他会因坚持某种特定信念而获得奖励,那么他会非常乐意这样做,并且不太关心奖励从何而来——是否有实际收益( 更好的决策带来更好的结果)、有助于社会关系(来自同侪更好的待遇),或是两者的某种结合。”

错误的信念在社会意义上可能是有用的,即使它们在事实意义上没有用。 由于缺乏更好的措辞,我们可能会称这种信念“在事实上是错误的,但在社会意义上是准确的”。

02

什么会改变我们的想法?

说服别人改变想法,本质上是要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部落”。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就有失去社会联系的风险。孤独会是其中最坏的结果,没有人想让他们的世界观因此被撕裂。

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想法,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将他们融入你的“部落”,带他们进入你的圈子。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在改变信仰的同时,不用担心被他们的社交关系所遗弃。

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给出的建议是,先与意见不一致的人一起吃顿饭:

“和一群陌生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这种方法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古怪的好处——让人们难以肆无忌惮地恨其他人。抽象滋养偏见和冲突。然而,共进晚餐所需的亲密接触——分发盘子、展开餐巾、甚至要求陌生人传递盐与胡椒——破坏了我们之前坚持的信念,我们不会再轻易地认为那些穿着不同寻常的衣服、用独特的口音说话的外来人应该被送回家或被攻击。没有什么比强制彼此怀疑的邻居们共进晚餐更能有效促进彼此之间的宽容了。”

产生了“部落主义”和敌意的,不是差异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缩短,理解也会增加。这让我想起了亚伯拉罕·林肯的名言:“我不喜欢那个人,所以我必须更好地了解他。”

事实不会改变我们的想法,友谊却可以。

03

信仰的“光谱”

几年前,本·卡斯诺查(Ben Casnocha)向我提出一个观点,我至今都无法推翻,他说:“最有可能改变我们想法的人,是那些和我们在 98% 的话题上都持同一立场的人。”

如果你认识、喜欢或信任的人有一个激进的想法,你有很大的概率会相信他,起码会重视他。因为在生活的大部分领域里,你已经同意他们的观点,那么即使这件事很激进,你也会有很大概率改变主意。但是,如果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是在许多事情上本就与你意见相左的人,那么你很容易将对方视作“疯子”。

我们可以用一种方法将这种区别可视化——将信念映射到一道“光谱”上。 如果你把信念的范围分成 10 个单位,你发现自己处于位置 7,那么试图说服处于位置 1 的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差距太大了。 当你处于第 7 号位置时,你最好把时间花在处于第 6 号和第 8 号位置的人上,逐渐将他们拉向你的方向。

最激烈的争论通常发生在处于不同立场的人之间,但最常见的学习却来自附近的人。 你与某人越亲近,你不认同的一两个信念就越有可能渗透到你自己的思想中并塑造你的思维。 提出一个想法的人离你当前的立场越远,你就越有可能彻底拒绝它。

当我们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你很难让对方从这一边跳到另一边,你必须让他的想法顺畅地“滑”向你。

任何与你当前的世界观完全不同的想法,都会让人感到威胁。 思考具有威胁性的想法的最佳场所是在“非威胁性”的环境中。

因此,比起对话或辩论,书籍往往是更好的工具。

在交谈时,人们会仔细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外表。 他们想保住面子,避免显得愚蠢。 当面对一系列令人不安的事实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加倍坚持自己目前的立场,而不是公开承认错误。

书籍则可以解决这种紧张关系。 在阅读一本书时,对话发生在人的头脑中,并没有被他人评判的风险。 当一个人不在防御状态时,会更容易保持开放的态度。

争论就像对一个人的身份的全面正面攻击,读一本书则像将一个想法的种子植入一个人的大脑中,并让它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 当一个人要克服一个预先存在的信念时,他的头脑里就会发生足够多的角力。 但当他们不需要直接与人当面摔跤,角力再多些也不那么令人不安。

04

为什么“错误”的想法会持续存在

糟糕的想法继续存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继续谈论它们。

对于任何想法来说,沉默就是死亡。想法只有在被重复时才能被记住。 只有当它们被不断重复,人们才可能接受它。 一个从未被说出来或写下来的想法,会随着构思它的人的淡忘而消失。 

我已经指出,人们重复想法是为了表明他们属于同一社会群体。 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人们在抱怨坏想法时,也会重复这些想法。 在你批评一个想法之前,你必须参考这个想法。 你最终会重复你希望人们忘记的想法——但是,当然,人们无法忘记它们,因为人们一直在谈论它们。 你重复一个坏主意的次数越多,人们就越有可能相信它。

我将这一现象称为“克利尔重复法则”:相信某个想法的人数与该想法在过去一年中重复的次数成正比——即使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每次你攻击一个坏主意时,你都在喂养你想要消灭的怪物。 正如一位 Twitter 员工所写,“每次你转发或引用令你生气的人的推文,都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你传播了他们的废话。 对于你所谴责的想法来说,沉默才是地狱。”

你的时间最好花在支持好想法,而不是花在推翻坏想法上。 不要浪费时间解释为什么一个坏主意是坏的。 那样做的时候,你只是在煽动无知和愚蠢的火焰。

对于一个坏主意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它被遗忘了。 对于一个好主意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它能够被分享。 这让我想起泰勒·考恩的名言:“尽可能少花时间谈论别人的错误。”

真正良性的沟通,是喂养好的想法,从而让坏的想法死于饥饿。

05

智识卫士(The Intellectual Soldier)

我知道你可能在想什么。 “詹姆斯,你现在是认真的吗? 我就应该让那些白痴逍遥法外吗?”

让我更直接一点,我并不是说指出错误或批评坏主意毫无用处。 但你必须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首先批评不好的想法? 想必,你想要批评糟糕的想法,是因为你认为如果更少的人相信这些想法,世界就会变得更好。换句话说,你认为如果人们在一些重要话题上改变主意,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如果你的目标是真正改变人们的想法,那么我不认为批评对方是最好的方法。

大多数人争论是为了获胜,而不是为了学习。 正如朱莉娅·加莱夫(Julia Galef)指出的那样:“人们常常表现得像士兵而不是侦察兵。 ”士兵们正在进行智力攻击,希望击败与他们不同的人。 胜利是有效的情绪。 与此同时,侦察兵就像智力探险家一样,慢慢地尝试与其他人一起绘制地形图,在这个时候, 好奇心才是驱动力。

如果你想让人们接受你的想法,你需要表现得更像一名侦察兵,而不是一名士兵。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蒂亚戈·福特提出的一个漂亮的问题:“为了让对话继续进行,你愿意先认输吗?”

06

 先友善,后正确

村上春树曾写道:“永远记住,在争论中获得胜利,就是要打破你所试图说服的人的现实(reality)。 在现实中失败是痛苦的,所以要仁慈,即使你是对的。”

当我们处于当下时,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的目标,是与对方联系,与他们合作,与他们成为朋友,并将他们融入我们的“部落”。 如果我们太着迷于胜利,就会忘记了“联系”这个目标。 你很容易把精力花在给人贴标签上,而不是与他们一起工作。

“kind”一词源自“kin”一词。 当你对某人友善时,这意味着你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我认为,这是真正改变某人想法的好方法。从分享一顿饭、赠送一本书开始,发展友谊。

先友善,再试着“正确”。

原文:Why Facts Don’t Change Our Minds

https://jamesclear.com/why-facts-dont-change-minds

作者简介: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办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克利尔创办了著名的习惯学院,该学院后来成为许多渴望培养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的组织和个人的首选培训平台。

社交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甘肃之窗 gs.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